近日,陕西省医保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功能,成功对接咸阳、西安两市影像云中心。上线首日,共有27357条数字医疗影像数据通过省医保信息平台成功上传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覆盖CT、X光、MRI多种影像检查类型。患者只要在试点医疗机构做过影像检查,在全国任何影像云试点城市都能轻松查到自己的影像报告,不用重复拍片,也不用携带胶片东奔西跑。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是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往往需要重复拍片,既增加了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依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医保局将医保影像云建设作为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就医难点的民生实事全力推进。选取“影像云”试点城市,并于咸阳市首先试点成功,如今又顺利对接西安市,让智慧医保的便利惠及更多人。
医保“影像云”试点是深化“智慧医保”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影像云平台就像一座“数据桥梁”,架起了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通道。通过影像检查结果的跨区域、跨机构互认共享,实现了从“患者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孤岛信息”到“全国共享”的转变。以咸阳市为例,首批9家医疗机构全部完成系统对接,成功上传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影像数据“应传尽传、应享尽享”,预计2025年底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入。咸阳市自5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累计收集超声、放射类影像16万例,日均共享互认超700人次,预计年节约医保基金约8000万元。
截至8月11日,陕西省累计上传的数字影像数据已达到93474条,该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陕西省医保局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同推进的思路,推动其他试点地区“影像云”建设,力争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一张网,路路通”,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首席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