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陕西汉中秦岭南麓的城固县,是中国柑桔种植最北界的核心产区。全县23万亩柑桔园沿秦岭浅山坡地延伸25公里,形成宽4至6公里的产业带,覆盖8个乡镇62个村,2.1万农户、8.8万农业人口以桔为业。柑桔产业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果业的74.7%和86.0%,居陕西省首位。
据介绍,城固柑桔不仅销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更是出口海外。2024年,城固县柑桔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过,当地柑桔产业也面临品种结构较为单一、特早熟品种占比偏低、销售期集中等问题。随着苏陕协作工作的深入推进,从品种升级到消费帮扶,为城固县柑桔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苏陕协作之初,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口帮扶城固县联络组(以下简称联络组)在调研中发现,城固柑桔虽然规模较大,但与南方产区相比,早熟品种不足导致上市期集中,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明显。不少农户希望进行品种改良,但受制于树苗成本高、土壤改良投入大等因素,推进较为缓慢。
为此,联络组探索“村村结对+项目化帮扶”模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兴街道3个社区与13家企业率先与桔园镇签约,投入20万元产业资金和8.6万元社会捐赠,缓解了资金压力。
考虑到农户种植风险,联络组摒弃简单资金发放模式,创新性打造“试验田”,将20万元资金用于刘家营村特早熟品种试验,收益归村集体,成功后再推广。此后,帮扶联络组又进一步协调资金,在张桥村开辟了二号试验田。
2022年,总投资30万元的70亩柑桔新品提升项目启动,清除老树、改良土壤,新植日南1号、大分4号等特早熟品种1.1万余株,并整修园区道路。目前试验田苗木生长良好,为全县300亩桔园升级提供了示范,预计挂果后单位面积增收超20%。
除产业升级之外,苏陕协作以消费帮扶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2025年11月正值城固县桔园镇柑桔丰收上市,但面临着因前期干旱等天气原因带来的市场波动与销售压力。联络组协调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兴街道、炜赋集团等29家单位与个人,筹集资金采购了12万余元的优质柑桔。

接到订单后,桔园镇李家堡村志超专业合作社与升仙村胜强专业合作社迅速组织货源,对柑桔进行清洗、打蜡和包装,确保品质上乘。这批精挑细选的“暖心果”搭乘专业冷藏运输车发往江苏。
此类采购是消费帮扶的缩影。近年来,两地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商+快递”模式,助力城固柑桔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据了解,在苏陕协作助力下,城固县已培育10家具备外贸出口资质的合作社,3万亩海关注册果园可供应出口柑桔6.1万吨,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从“试验田”的品种革新到跨省订单,从专项资金的投入到示范园的扩展,一系列举措体现着苏陕协作的成效。
秦岭脚下的23万亩桔园,不仅关系着8.8万农户的增收希望,也凝结着苏陕两地的协作成果。随着产业持续升级,“中国最北桔园”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郑旭)


